浙大四院具有卓越专科的国际医学中心
ZJU4HInternationalMedicalCenterofExcellence
身体发出了信号,但有的人却可以毫无感知,一颗肿瘤跟了他四十年,慢慢长大,直到出现这次令他奔溃、颠覆自己人生观的“生命危机”——
当巨大高危肿瘤找上门他几近崩溃
从西安到义乌打拼十余年了,不惑之年的王先生是大家眼里的成功人士。对自己的身体过于自信,他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体检。
3月初的凌晨,王先生腹痛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CT显示盆腔内有一个8.7公分肿瘤,他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的。
为保险起见,次日他到杭州进一步检查。然而结果是一样的,盆腔内的肿瘤巨大且位置非常危险,在直肠和骶骨之间,逼近肛门。
此后,他开始了一条漫长的求医路。
从义乌到杭州、西安、上海,
2个多月的时间,
去了5医院,
朋友介绍下看了七八位专家。
看的医生越多,他越六神无主,医生都给出的建议和方案截然不同,但所有医生都告诉他不能手术或手术危险系数极高,术中必然保不住肛门。
最后经过一位医生朋友推荐,他得知浙大四院大肠外科王建伟主任拥有丰富的复杂结直肠癌手术经验,从浙二派驻到浙四长期任职科主任。
走进浙大四院名医门诊,王主任详细了解他的病情,在诊室里和他促膝详谈半个小时。
王建伟主任发现,其肿瘤位置局限在直肠和骶骨之间,位置又非常低靠近肛门括约肌,上面的界限又比较高靠近骶骨,属于盆腔骶尾部肿瘤,非常少见。“推测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为你设计组合手术方式,可以保住肛门,减少并发症可能。”
▲骶前肿瘤示意图
这次,王先生十分惊喜,“终于找对医生了!”
极限挑战!在2毫米的缝隙中手术
这是一场高难度的挑战,王建伟主任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为患者定制了缜密的手术方案,采用组合手术入路法,依次将难题逐一击破。
术前,手术团队根据CT和磁共振影像制作处了精准的三维成像,手术时每一步操作以及每一根神经的走向,每一个肿瘤靠近的位置,甚至是肿瘤和直肠壁的距离,都进行了精准的测量。
不出意外,
肿瘤跟直肠壁的间隙
逼近极限,仅有2毫米,
医生必须精准地
在这个缝隙中分离肿瘤。
挑战不可能!手术开始!
王建伟主任首先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尽可能地游离肿瘤。
肿瘤血运非常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盆腔大出血。王主任沿着肿瘤清晰边界游离,保留重要血管,避免术中大出血;同时保证手术精细准确实施,避免功能受损。
腹腔镜手术结束,手术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在麻醉科精密的监护下,手术台上患者由原先的仰卧位变为俯卧位,采取经骶尾骨入路的手术入路法,继续完成手术。
“这项技术很多国内外科医生并不了解,我们用这种方式做过非常多的复杂手术,对这类解剖非常了解,这也是这次手术能够成功实现的关键。”
最终,手术在尾骨间隙里头进行操作,把括约肌像橡皮筋一样慢慢分离出来,最精准地保留直肠括约肌,把肠壁和肿瘤精细地在两个毫米的缝隙中彻底分离,实现了联合入路的精准肿瘤切除。
手术切除肿瘤直径达到13—15厘米,
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是畸胎瘤。
王建伟主任介绍,畸胎瘤属于先天性发育肿瘤,是多胚层的肿瘤,切除的肿瘤里有毛发、牙齿、人体分泌汗液、唾液,皮脂等,非常少见。
随着年龄增长,肿瘤也随之长大,良性的畸胎瘤如果没能及时发现,也可转变为恶性的畸胎瘤。
“患者的畸胎瘤边界是不清楚的,这也意味着它有恶变的可能。恶性肿瘤一旦侵犯到骶骨、直肠或者前列腺,那手术损伤就会非常大。幸运的是现在已经通过手术顺利摘除。”
两个多月时间的来回奔波,两个多月的茶饭不思,最终都随着那一份肿瘤病理的良性报告,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手术结束的第二天,王先生恢复意识后和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等出院的时候一定要做一面锦旗表达感谢:“劫后余生,医院和好医生。王主任是唯一一位能帮我保住肛门和其他功能的医生,从医德来说他也非常高尚,值得我尊敬和敬佩。”
身体不是没有发出信号!
只是我们没看懂
为什么这么多年了都没有发现肿瘤呢?王建伟主任表示,其实王先生的肿瘤距离痔疮位置仅1.5厘米,如果日常体检,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指检就能发现问题。
其实,身体早就向他发出了信号:因肿瘤往前压迫直肠,所以王先生多年以来排便不通畅,存在排便困难;后来,肿瘤挤压到骶骨和尾骨,就导致了他腰背部以及骶尾部的严重胀痛感,影响睡眠,只不过这些都没能一直没有引起重视。
因此,王主任呼吁市民朋友一旦出现肠道症状改变,例如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性质改变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体检师都没能躲过!以为得了痔疮,没想到查出肠癌晚期,结果…
患上直肠癌18个月,七旬大伯“还好没放弃!”
名医名片
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