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含糖饮料喝太多易得肠道肿瘤中医怎么看 [复制链接]

1#

含糖饮料喝太多,真的会增加肠道肿瘤风险吗?

“少喝奶茶”、“少喝碳酸饮料”,这样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姑且不论食品安全问题,奶茶和碳酸饮料等高糖食品,确实是人体“甜蜜的负担”。

近期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的一项研究[1],对超过3.3万名女性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在青春期大量摄入较多的单糖或含糖饮料,与腺瘤(特别是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相关。

①纳入名女性,记录青少年期的饮食信息,随访期间接受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共发现例常规腺瘤和例锯齿状病变;

②青春期高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与腺瘤风险呈正相关,但与锯齿状病变无显著关联;

③每日果糖摄入每增加5%,总腺瘤和高危腺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④每日含糖饮料摄入每增加1份,总腺瘤及直肠腺瘤的风险显著增加。

⑤成年时期的单糖和含糖饮料摄入与腺瘤风险无显著关联。

研究结果说明了两点:①青春期高糖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会增加腺瘤发生的风险;②摄入量越多,风险越高。

[1]Simplesugarandsugar-sweetenedbeverageintakeduringadolescenceandriskofcolorectalcancerprecursors03-19,doi:10./j.gastro..03.

35万人数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大肠癌风险。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最近发表于AmericanJournalofClinicalNutrition的一项研究[2],为这句话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①纳入,名参与者,中位随访5.8年期间,共发生例结直肠癌;

②根据8种生活方式因素计算健康生活方式评分(HLS),基于95种遗传风险突变计算多基因风险评分(PRS);

③更健康的HLS与结直肠癌风险降低以剂量效应性方式呈负相关,在高PRS个体中,健康HLS与低结直肠癌风险的关联更为明显;④PRS与HLS1之间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高PRS/不健康HLS1个体vs低PRS/健康HLS1个体在40-75岁期间的调整后结直肠癌累积风险分别为6.40%和2.09%。

[2]Healthylifestyles,geneticmodifiers,andcolorectalcancerrisk:aprospectivecohortstudyintheUKBiobank

03-01,doi:10./ajcn/nqaa

对近35万名参与者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健康生活方式(根据BMI、饮食、喝酒、吸烟等因素评估)与更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且这种关联在高遗传风险者中更为明显.

中医如何看待肠道肿瘤的高发?

中医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认为饮食劳伤,正虚邪留是各种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肠道肿瘤的发生尤其关键。

①饮食不节,辛辣肥腻的食品过量,或者饮酒过多,容易积湿生热

②脾胃失于健运,水谷不能正常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反而成为湿滞,凝聚成痰,影响了气血的运行,导致瘀*留积,形成癌症。

总之,饮食失调,损伤脾胃,进而产生痰浊、气滞、血瘀等病理性改变,形成了引发癌症的基础。

同时,中医历来提倡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

“治未病”的理念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的理念高度一致。

中医对肠道肿瘤有治疗的办法吗?

中医对肠道肿瘤的治疗强调分别虚实缓急和不同时机,分别论治。同时认为,肠道和脾胃关系密切,因此在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健脾化湿、补益脾胃贯穿始终。同时十分强调合理饮食,健康恰当的饮食对于肠道肿瘤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药治疗癌症有其特点,尤其在配合西医化疗、放疗,以及减轻其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癌症患者的术后调理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此,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特点采用中药治疗,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家介绍

孙海燕副主任医师,善于针药结合治疗各种血液病及恶性肿瘤;慢性胃炎、慢性胆道疾病、习惯性便秘;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疾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