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手术小创伤,精湛技术除险情国际知名胃 [复制链接]

1#

健康/看诊咨询

服务地点:

医院天坛南里12号

需提前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预测到年,全球每年新增患癌病例将增至万,到年将增至万,到年将增至万。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策略以来,癌症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已被公认为癌症防控措施。

据我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8万人。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了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这是自年首次发布以来更新发布的第三版《推荐》。相比于年版本,版《推荐》新增了恶性黑色素瘤、膀胱癌、卵巢癌、骨肿瘤、软组织肉瘤、白血病等6个瘤种,覆盖了2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及预防建议。

我们选择2-3中,先为大家做一定分享。

大肠癌

高危对象:1.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2.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黏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群;3.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4.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5.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6.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7.诊断为遗传性大肠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直系亲属,年龄超过20岁。筛查建议:1.符合1~5的“一般人群”筛查:(1)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2)76~85岁,体健者、预期寿命在10年以上者,可继续维持筛查;(3)85岁以上,不推荐继续筛查。预防建议:1.运动可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3.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性和炎性刺激。

乳腺癌

高危对象:1.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2.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1)家族中有乳腺癌者,发病年龄在45岁前;(2)家族中有2人患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发病年龄在45~50岁;(3)家族中有2人或2人以上患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4)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5)曾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或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者。筛查建议:1.一般妇女(1)40岁之前不推荐筛查;(2)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3)70岁以上,体健者、预期寿命10年以上者均建议维持筛查,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2.乳腺癌高危人群(1)推荐40岁或更早开展乳腺癌筛查;(2)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3)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4)每6~12个月1次乳腺检查;(5)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预防建议: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合理营养,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检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