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晚,医院联合康立明生物特邀医学博士、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围手术期康复管理学组委员、医院胃肠肛门外科蔡建医生来到直播间分享有关肠道疾病的基础知识,提升受众肠癌早筛意识,给备受“肠镜”困扰的亲故们带来满满“干货”。这也是“健客名医说”在肠道疾病领域的首次直播。
接下来,总结几个重点跟大家一起分享:排便出血痔疮?肠癌?傻傻分不清楚
问
一年多次便血是肠癌?哪些征兆是肠癌的预警?
蔡医生:便血有可能是痔疮,大家要注意肠癌出血的颜色较暗,往往伴有浓样物或污秽物,而痔疮出血是鲜红色的,哪怕是最优秀的医生,也很难完全通过出血的颜色来判断是否是肠癌。因此,只要有出血症状,医院就诊、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除了出血外,出现下述症状也要警惕肠癌的发生,如:大便形状发生改变,变扁、变细、带有沟槽。此外,有的肠癌患者会有腹部包块,有的患者则会出现消瘦,这些都是肠癌有别于痔疮的症状。
最后,蔡主任表示,由于肠腔的特殊结构,肠道病变时的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所以中国90%患者被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因此肠癌的筛查很有必要,可以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病率。
“肠镜”侵入太痛苦
“粑粑”可以解烦忧
问
世卫组织曾表示,肠癌是具有筛查普查价值的癌症,如何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肠癌筛查呢?
蔡医生表示,目前我国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是结肠镜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虽然肠镜被誉为肠癌检查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肠镜属于侵入式检查方式的一种,对于受众来说太痛苦,而且术前程序较多,只有30%不到的初筛阳性者做进一步的肠镜检查。所以,在肠癌筛查市场上,医生大多会推荐患者采用特异性较高、无创、受检者依从性较好的肠癌筛查方法,减少正常人群中不必要的肠镜检查。而粪便DNA检测由于无创无痛、无需肠道准备,可居家检测等优势成为肠癌早筛黑科技,医院与医生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粪便早筛更方便?
降低50%概率看得见
问
医院检查的时候都会选择验血,为什么肠道病变的检测粪便会优于血液?
蔡医生表示,首先正常成人每天都会有上皮细胞脱落至肠腔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而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比正常上皮细胞更容易脱落,这也为早期肠道肿瘤的检测提供了可能。而血液的检测需要等到肿瘤突破血管,入侵到血液循环中才能检测到,而往往这时候大部分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了,而且治疗的社会成本高、效果差。肠癌预防如何做?饮食生活来解惑
问
除了做到早筛之外,肠癌的预防措施有什么?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肠癌的出现?
蔡医生表示,养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
平常吃的食物中如果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多,会增加肠癌的发生,尽量少吃油炸类食物,同时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增加体育运动,控制好体重等都可以减少肠癌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一级亲属中有患大肠癌的,需要针对肠道进行定期的检查,从而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关于“健客名医说”
“健客名医说”是一档今年8月份由医院独家打造的“ONLINE健康名医科普直播IP”栏目,七夕期间曾专门针对男性健康话题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咖直播活动,累计在线观看突破万人数,互动评论数突破万条,一度引爆网络。此后,“健客名医说”即作为权威且亲民的科普栏目保留下来,在医疗知识惠民方面持续发光发热。
“健客名医说”定期邀请各科室的专家医生分享各类疾病基础知识、诊治手段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