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国大肠癌年会丨泛生子携手领域大咖引领胃 [复制链接]

1#
美丽市民美丽东营区系列创评活动ld http://www.rengaozhengabb.com/rhhc/6407.html

10月26~28日,第十五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于石家庄圆满召开。大会期间,泛生子成功举办“基因检测助力胃肠肿瘤精准诊疗”专题卫星会,并医院顾晋教授、医院王贵英教授、山东医院徐忠法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医院徐烨教授、南京医院顾艳宏教授、医院雷福明教授担任会议嘉宾,就胃肠肿瘤的遗传筛查、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进展,液态活检技术的应用等研究热点向与会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顾晋教授和徐忠法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精准医疗在奥巴马时代已被提出,且我国近年来也将其作为癌症诊疗的新方向和新战略。然而,精准医疗尚未成熟,仍需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以期达到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等目标,造福患者。

学术报告精粹

徐烨教授在谈及胃肠肿瘤的遗传筛查策略时指出,目前Lynch综合征的筛查策略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诊断特征或肿瘤组织的检测结果。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肿瘤和胚系基因进行直接测序可能为Lynch综合征筛查及遗传性肿瘤的筛查带来新的方向,具有更高的性价比。然而,测序结果易产生较多未知意义的基因突变。对于中等或低外显率的基因突变没有相应的临床处理指南,且目前很少有针对多基因检测的标准遗传咨询模型,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目前,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靶向治疗仍以结合化疗为主,已探寻到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包括RAS(ctDNA)、BRAFVE突变、HER2扩增及一些融合基因等;针对mCRC的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已探寻到的biomarker包括PD1/PD-L1、MSI-H、TMB等。

顾艳宏教授在谈及胃肠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临床研究进展时指出,两种治疗方式都应继续探寻合理有效的biomarker,加深对于疾病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寻找适当的联合治疗方案,提高总体有效率,实现精准治疗。

此外,利用分子检测筛选治疗优势获益人群也极为重要。泛生子公司针对CRC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对于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全面推出了各项检测,包括驱动基因、MSI、TMB、PD-L1,全面满足检测需求。

雷福明教授在谈及液态活检技术用于胃肠肿瘤分型分期及预后评估的研究时指出,局限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面临两大痛点:一、临床根据II期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辅助化疗治疗,但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评估标准并非十分精准,导致可能出现低危患者的过度治疗;二、患者术后对于辅助化疗的耐受性及对应的临床获益有待了解。多项国际大型临床研究显示,大部分CRC患者术后无法完成6个月辅助化疗,而中国患者的耐受性更低。及时评估化疗疗效、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有利于更好的选择和调整治疗策略,到达最优的治疗效果。

对于以上两个痛点,术后进行ctDNA检测都是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可有力补充临床复发高低危风险评估标准,且可即时反应化疗疗效及预后、辅助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规范科学的液态活检技术临床研究有助于肠癌术后精准诊疗的发展。

会议尾声,徐忠法教授和医院王贵英教授进行了精彩的会议总结:“精准诊疗的发展无法离开基因检测,而临床工作中进行规范的基因检测则需要像泛生子这类专业的基因科技公司来做支撑。希望更多的企业为精准诊疗做出更多的贡献,让临床工作更加有序有据。”

在胃肠肿瘤精准诊疗领域,基因检测技术不仅能够筛查遗传性肿瘤,同时对于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此外,液体活检技术对于临床复发高低危风险的评估、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监测均有重要临床价值。此次,泛生子“基因检测助力胃肠肿瘤精准诊疗”专题卫星会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多方交流,更加明确了基因检测在肿瘤精准诊疗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泛生子也将如同会中专家们所希望,推出更多优质的服务及产品,为临床提供更多支撑,为精准诊疗做出更多贡献。

编辑整理

中国医学论坛报羊羊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大会主办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