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细数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www.hhlsq.com/

我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等。在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六大癌症(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中,消化道相关肿瘤占据4个席位。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通常由肿瘤细胞产生并分泌入血液或其它体液中,或由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并进入体液或组织中。

肿瘤标志物是临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在消化道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其检测也日益应用于健康体检中,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体检常包含多项肿瘤标志物。

消化道肿瘤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糖抗原72-4(CA72-4)、癌抗原(CA)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这些肿瘤标志物在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各不相同。

那么,对于消化道肿瘤,该如何选择肿瘤标志物项目?如何解读检测结果?

研究表明,CEA水平升高可以辅助肠癌诊断,还与癌转移密切相关。对于结直肠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CEA水平出现升高的时间较临床影像学发现复发或转移提前2个月。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提出的「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级别评分标准」,CEA对于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术后常规监测具有高应用价值,并能独立地决定临床意义。

CA19-9是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指标,同时CA19-9水平升高也是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一个独立标志物,CA19-9显著升高是广泛转移和预后不良的指标,具有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的指导意义。

CA72-4在胃癌中应用较多,它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优于其它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胃癌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CA也是目前胃癌检查的常规指标,能够预测胃癌腹膜转移。CA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和生物学行为不良。研究发现,CA预测胃癌的腹膜转移优于CEA、CA19-9。

NSE主要是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特异,也可用于食管鳞癌的鉴别诊断、监测疗效和复发。

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更有效

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达%的肿瘤标志物。单一指标的检测很难准确实现肿瘤早期检测、病程监控及预后评估等。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升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并有助于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转移预测及预后评估。

研究数据显示,相比CEA、CA19-9和CA72-4的单独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将灵敏度从20%提高至48%左右。另一项关于大肠癌检测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能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提高至%。

ASCO的「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级别评分标准」提出,CA19-9联合CEA检测是目前首选的结直肠癌术后监测手段。《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指出,结直肠癌患者在诊断治疗前、评价疗效、随访时必须联合检测CEA、CA19-9;有肝转移患者建议检测甲胎蛋白(AFP);疑有卵巢转移患者建议检测CA。

胃癌患者首次筛查一定要加入AFP检测,因为胃癌有一个特殊的病理类型,即胃肝样腺癌,还有很多胃腺癌可以分泌AFP,它很早期就会表现出AFP升高。之所以要区分这些特殊类型的胃腺癌是因为它们与普通的胃腺癌无论是在预后和治疗上都有很大差异。

肿瘤标志物在治疗中的应用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主要时间节点是:第一次治疗前,无论是手术、化疗、激素治疗还是放疗,治疗前都必须检测;启动治疗后(尤其是手术治疗),包括治疗后判定疗效时都要进行检测。随诊的患者在1~2年内每间隔3个月检测一次,在3~5年内每间隔6个月要检测一次,在治疗方法改变之前也要检测;怀疑复发或者转移时;发现升高后的2~4周。主要内容转载自:丁香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