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今天CSCO大会开幕,MedSci记者为大家带来结直肠癌专场中的四场专题报告。
根据年9月最新的世界肿瘤统计报告,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24.7/10万,已超过世界总体发病率24.2/10万,已成为结直肠癌的高发病率国家。
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结直肠癌规范化和多学科诊治专场1
在年中国肿瘤中心统计数据中,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达到27.8/10万,可喜的是,中国结直肠癌的治愈率从34%提升到年的57.8%,并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中心研究数据。
在今天CSCO大会的开场,医院的蔡三*教授与大家分享了结直肠癌的最新数据,并提出,希望CSCO和中国的肿瘤界能拿出更多的中国数据以更准确地治疗中国患者。
本次MedSci记者为大家带来了结直肠癌专场中的四场专题报告:
1.结直肠癌的小“题”大做(T1T2VST3T4)
郑树浙江大医院
现如今结直肠癌供普惠性和个性化筛查选择方法主要包括四种:问卷风险评估、粪便免疫法隐血检测、粪便基因分子多靶点检测和结肠镜检查。由于患者对于结肠镜检查的顺应性较差,如今对于高危人群(约占15%-20%)的分子诊断,如粪便DNA检测,已成为主要筛查手段,而肠镜检查则可用于诊治阶段。
标题中的小题大做中的“题”实际上是肿瘤TNM分期中的T,根据美国肿瘤数据库中多例结直肠癌数据分析,郑教授发现T1T2M1患者的预后远差于T3T4M0的患者,在M1的患者中,根据K-M生存曲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预后竟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这就需要我们在临床中诊治前移,这其中就包括预警预测结直肠癌T1/T2N0M1、预测预警结直肠癌肝转移,干预阻断结直肠癌T1/T2NM1、干预阻断结直肠癌肝转移和发现Biomarker与CRC肝转移关系。并且郑教授建议外科医生也可以从结直肠癌肝转移M1的患者出发,回顾性分析T1T2分期和临床特征,以期能找到更多线索。
郑树老师与梅斯记者合影
2.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治进展与争议
蔡医院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占转移性结直肠癌的27%,其预后差于肝转移或肺转移。最新版的AJCC指南亦特别明确IVc期腹膜转移,对于腹膜转移的评估主要依靠PCI指数和PSDSS评分,全身弥散MRI对诊断亦有一定意义。对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三个方面,完全减瘤术、腹腔化疗腹腔热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靶向治疗。根据以往的临床研究结果,蔡教授建议能行减瘤手术治疗患者尽量行手术治疗,包括合并肝转移亦非手术禁忌症。美国NCCN指南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原则中,亦建议对于能行RO切除在有条件的医疗中心可行手术治疗并行术后辅助行热灌注化疗(HIPEC),这对于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生存获益,并未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
3.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现状与前景
张医院
年ACSO公布的一组I期临床研究数据拉开了结直肠癌领域免疫治疗的序幕,之后年FDA快速批准了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用于经治的dMMR/MSI-H的mCRC,年NCCN首次推荐PD-1单抗用于dMMR/MSI-H的mCRC二线以后治疗。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虽未有肺癌和血液肿瘤发展迅速,不过也快于肝癌、胰腺癌等肿瘤,其具有晚期肠癌治疗上的突破和观念上的突破。很遗憾的是,其临床应用仅用于二线治疗后,并且获益仅限于dMMR/MSI-H少数人群,此类人群只占IV期结直肠癌病人的4%。
将来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未来将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