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循环肿瘤DNA作为结肠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复制链接]

1#

该文章来自NEJM期刊荟萃(NEJMJournalWatch)

CirculatingTumorDNAasaPrognosticBiomarkerinColonCancer

循环肿瘤DNA作为结肠癌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DavidH.Ilson,MD,PhD手术或辅助化疗后的循环肿瘤DNA与疾病复发的超额危险度独立相关。

目前已证明辅助化疗可小幅增加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获益(NEnglJMed;:)。近期有研究支持将低危患者的辅助治疗持续时间从常规6个月缩短至3个月(NEJMJWOncolHematolMayandNEnglJMed;:)。用于识别低危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仅限于术中的肿瘤部位、T分期和N分期。

为了确定循环肿瘤DNA(ctDNA)在这种情况下的预后价值,澳大利亚研究者对96例新诊断的Ⅲ期结肠癌患者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多中心队列研究,这些患者有常见于结肠癌的15种肿瘤特异性DNA突变(即ctDNA)中的至少有1种。

中位随访28.9个月时的结果如下:

术后检出ctDNA的患者(此类患者占21%)的疾病复发率高于术后未检出ctDNA的患者(风险比,3.8;P<0.)。

辅助化疗后检出ctDNA的患者(此类患者占17%)在3年时的疾病复发率高于化疗后未检出ctDNA的患者(70%vs.30%;风险比,6.8;P<0.)。

化疗后ctDNA状态从阳转阴使患者的复发率低于持续阳性的患者(复发率,3.7;P=0.04)。

在多变量分析中,在研究的临床病理学变量中(包括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淋巴血管侵犯和临床风险),术后ctDNA状态与疾病复发之间具有最强的独立关联。

评论这些结果提示,ctDNA正在成为结肠癌预后的有力标志物,可能可以识别术后和辅助化疗后3年期间在疾病复发方面有超额危险度的患者。应用这一生物标志物指导辅助治疗决策,并且对ctDNA阳性患者采取强化治疗的试验正在计划和进行中。

引文

[1]TieJetal.CirculatingtumorDNAanalysesasmarkersofrecurrenceriskandbenefitofadjuvanttherapyforstageIIIcoloncancer.JAMAOncolOct17;[e-pu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