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由此可见,痔疮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如果人到中年,出现大便带血,千万别自己诊断痔疮,医院就诊,毕竟痔疮事小,肠癌事大,如果误诊,拖延了治疗时机,可能就早期变晚期了,失去了根治的机会。
痔疮是指人体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和外痔。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外痔可引起疼痛,内痔如果出现嵌顿、感染也可出现疼痛。肠癌主要指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最常见症状是大便性状和次数改变,便血,晚期可以出现疼痛,腹胀、消瘦、腹部肿块等。
既然二者都有便血症状,那怎么分辨呢?痔疮出血为鲜血,一般为便后出血,血与大便不混合,而肠癌出血可能为暗红色血液,血与大便混合。但是,有些肠癌病人常合并有痔疮,二者症状并没有那么好区分,还是尽早就医。其实外科门诊做一个简单的直肠指检,就可能区分大多数的直肠癌和痔疮了,但如果是结肠癌,则需要结肠镜检查。
我国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8岁,比欧美国家提前12-18年,并且目前大肠癌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年青患者的肠癌临床上并不罕见。
那么如何预防肠癌呢?首先是改变生活方式,多食用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减少高动物蛋白及高脂肪饮食,避免久坐不动,适当锻炼,其次如果有结肠炎、肠息肉、腺瘤等疾病,尽早治疗。目前普通人群筛查建议从50岁开始,但如果家族中有结肠癌病史,或者本人有结直肠腺瘤病史、炎性肠病病史,建议提前至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