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就便血
以为是痔疮
结果竟然是——
结肠憩室
划重点
结肠憩室过去以西方人多见
但近年来在我国有增多趋势
许大爷今年72岁
最近两个月来
每隔几天
一排便就反复大量便血
他以为是痔疮又发作了
医院按痔疮治疗之后
症状均未见明显改善
头晕症状却越来越明显
近日
医院肛肠一科就诊
接诊的张志谦副主任医师
详细询问了病史
许大爷告诉他,自己每隔几天就便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肚子痛和肚子胀,最近头晕还越来越明显。肛门镜检查发现,许大爷的确有痔疮,但痔疮无明显充血,更未见到明显的黏膜破损。血常规检测发现血红蛋白只剩62g/L,接近重度贫血。张志谦马上安排肠镜检查,发现患者的回盲部和升结肠有10余个结肠憩室,最大直径为1.5厘米,且憩室内可见陈旧性出血。在兄弟科室的协助下,许大爷接受了右半结肠切除术,身体逐渐恢复。
看到这里
肯定有人想问——
什么是结肠憩室?
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内壁上形成的圆形囊袋状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都可以生长憩室。因为肠道有些地方较薄弱,肠子里的压力长期比较大时,薄弱处就会膨出小包,在肠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憩室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但憩室的存在有潜在危险,可能发展为憩室炎,导致便血,甚至肠道穿孔,危及生命。
许大爷就因为结肠憩室病
便血两个月
血色素不到常人的一半
张志谦介绍
结肠憩室病在20世纪初期并不常见。年,西方出现第1例因憩室炎导致大出血的病例。到了年,通过尸检报告发现憩室病发病率已增至35%-50%。憩室病发生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西方国家以左侧结肠憩室发生率最高,以乙状结肠为最多,占结肠憩室病例的75%-90%。而亚洲结肠憩室70%-90%病例发生在右半结肠,即不同地区结肠憩室的发病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逐渐富足,高脂和低纤维膳食的饮食结构越来越倾向于西方式饮食,结肠憩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医生提醒:
高纤饮食多运动可减少发病率
医生表示
高脂和低纤维膳食
可增加憩室病发生率
高纤饮食可减少憩室病的发生,且对已患有憩室病的患者,饮食中添加纤维摄入可以降低憩室病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表明,食用莴苣、生菜、桃子、杏子、李子、香橙、苹果、蓝莓等果蔬类食物,可减少结肠憩室患病风险;散步、爬山、爬楼梯,无论是哪一种训练运动,都可以较明显地降低症状性结肠憩室病的发生率。
如果长期大量便血
应到专科就诊
必要时进行电子肠镜检查
排除结肠憩室甚至是大肠恶性肿瘤
切忌把所有便血都当成痔疮治疗
加星标置顶“海西晨报”
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