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瘕风是几级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一提到“癌症”,大家都是谈癌色变,为什么呢?因为“癌症”早已成了不治之症的代名词。癌症,是当代医学尚未攻克的一个顽固堡垒,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2月,知名音乐人赵英俊、香港著名影星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吴孟达从发现自己患上肝癌到去世,短短2个多月。确实,大多数肝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那我们该如何早发现呢?
医院体检健康管理副主任医师朱绍昆表示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癌症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变成可治愈的疾病,而治愈癌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
很多早期发现的肿瘤通过手术切除,或者放化疗综合治疗是可以达到根治,进而达到长期生存的结果。肿瘤之所以可怕,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早期发现它,任由它发展,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我们要倡导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不少人会说:“单位每年都会例行体检,而且也包括了肿瘤标志物的筛查,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能及早发现癌症?”
专家解释:肿瘤标志物并非是临床金标准,有时身体的炎症也会导致其升高,有时癌症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也会保持正常。肿瘤标志物的数值要结合个人家族史等多个临床指标才分析有意义。
比如肝癌有“三步曲”:乙肝、肝硬化、肝癌。建议高危人群联合应用血清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半年筛查1次。
哪些人属于高危人群呢?
根据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的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以下任一人群为肝癌高危人群:
慢性乙型肝炎病*(HBV)感染或慢性丙型肝炎病*(HCV)感染者;
有肝癌家族史者;
血吸虫、酒精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药物性肝损患者;
遗传性代谢病患者,包括: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糖原贮积病、迟发性皮肤卟啉症、酪氨酸血症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
如何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
慢性肝炎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治疗以控制肝炎病*的复制;
戒酒或减少饮酒;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如何早期发现其他癌症?
除了肝癌,其他癌症如何筛查?
■肺癌筛查手段: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者:
吸烟≥20包年(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
被动吸烟者;
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有慢阻肺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者。
■乳腺癌筛查手段:乳腺钼靶+B超。
高危人群:未育或≥35岁初产妇;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大于等于42年的妇女;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对侧乳腺癌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结直肠癌筛查手段:肠镜,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2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有FAP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胃癌筛查手段:胃镜是临床金标准。
高危人群:60岁以上人群;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溃疡;
胃息肉;
胃黏膜巨大褶皱征;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月)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
恶性贫血者。
■前列腺癌筛查手段:血清PSA检测和直肠指检。
高危人群:
年龄>50岁男性;
年龄>45岁且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年龄>40岁且PSA>1μg/L的男性。
■宫颈癌筛查手段: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
高危人群:
有多个性伴侣;
性生活过早;
HPV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
有宫颈病变史的女性。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表报告指出,有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治愈的,所以,体检显得尤为重要,建议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