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癌症快速诊断盖氏穴位诊断法 [复制链接]

1#

癌症快速诊断——盖氏穴位诊断法

盖国才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研究实践总结出的“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简称“盖氏穴位诊断法”)是根据人体经络穴位功能异常的反应和形态的改变(穴位病理信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说和方法。

“盖氏穴位诊断法”在筛选和验证的过程中,由于全部以西医确诊的典型病例为对象,从而就改变了原来中医的穴位与证候的诊断关系。形成了新型的中医穴位与西医疾病的关系,即穴位诊断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西医疾病的诊断结果。

盖先生在广泛应用“盖氏穴位诊断法”的过程中,发现“穴位病理信息”的反应比患者的自觉症状来得早这个客观事实。又根据“有诸内、必行诸外”的原理;设想解决“癌症”的早期诊断问题?从年开始对用现代科技手段确诊的各种肿瘤患者施行全面系统的穴位检查,终于发现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的中点(以患者的中指同身寸)外开五分下五分处,是诊断癌症的定性穴“新大郄”。连线中点内开五分下五分则是诊断良性肿瘤的定性穴“新内郄”(经过实践后由原来的积聚痞块改用新内郄)。又对名健康人施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均为阴性。

现代医学证实,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癌症最主要的内在因素,换句话说,调整好免疫功能,让其发挥出巨大的潜力,肿瘤就完全可以控制或稳定以至治愈。

从中医经络角度来看,督脉主人一身之阳气,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护卫机体、抗御病邪,督脉的作用包含了现代医学中免疫系统的功能。当患肿瘤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毕竟有某些共同之处,都具有气滞血瘀、湿聚痰凝、正气亏虚的病理基础。因此,良性肿瘤是脏腑功能低下为主要原因,而恶性肿瘤则以环境致癌因素为主。因此,在临床上常有良性肿瘤恶性病变,而无恶性肿瘤良性化的情况出现。

作者曾运用“盖氏穴位诊断法”进行食道癌的大量普查,经与其他对照组和手术证实,已取得初步效果。现介绍几种恶性肿瘤诊断穴位和诊断方法,供肿瘤门诊、肿瘤普查、早期发现肿瘤病人试用。

癌症诊断穴位举例

病名定性穴部位定位穴部位

食道癌新大郄臀横纹与腘横纹连食管下俞第八胸椎棘突旁开1寸

线外开5分下5分

胃癌同上同上中脘、承满脐上四寸、上脘旁开2寸

肝癌同上同上肝俞第九胸椎棘突旁开1.5

肺癌同上同上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直肠癌同上同上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寸

天枢肚脐旁开2寸

胰腺癌同上同上胰腧第八胸椎棘突旁开1.5寸

地机阴陵泉下3寸胫骨后缘

乳腺癌同上同上肩井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

前列腺癌同上同上生殖点次髎穴内5分

子宫癌同上同上次髎穴第二骶椎孔中

膀胱癌同上同上大巨石门穴旁开2寸

卵巢癌同上同上次髎第二骶椎孔中

三阴交内踝上3寸

甲状腺癌同上同上颈五第五颈椎旁开2.5寸

《盖氏穴位诊断学》中的定位定性穴:

1、“定位穴”例如:肺腧、食管下腧、中脘、天枢、大肠腧、肝腧、神堂、项肌、胰腧、肾系、胆腧、血压点、中极、肾腧、膀胱腧、脾腧凹陷、等穴位。

2、定性穴:例如、风门、库房、痰喘、气户、渊液、孔最、膺窗、承满、梁门、腹泻、通便、气中、滑肉门、呃逆、肝炎点、至阳、枢边、肝明、兴隆、中都、外丘、外陵、温溜、结核穴、足临泣、带脉、脉根、溃疡点、大杼、髓膏、积聚痞块、水分等。

3、特异性穴位:例如:积聚痞块、水分、足临泣、右溃疡点、脾腧凹陷、结核穴、阳陵泉、温溜等。

病例举要:

马某某,男,56岁,高校教师。年7月行穴诊检查。

穴诊检查:神堂(右)“++”,灵道(左)“++”,血压点“++”,心腧(右)“++”,极泉“++”,穴位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西医辅诊:心电图证实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莫某某,男,29岁,工人。于年3月10日穴诊检查。

穴位检查:心脏点(右)“+++”,心腧(右)“+++”,神堂穴“++”,小肠腧(右)“++”,上郄门(右)“++”。穴位诊断:风湿型性心脏病。西医辅检:心电图检查,二尖瓣型P波。体检,心脏扩大,心尖可闻Ⅱ—Ⅲ级双期杂音。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

“盖氏穴位诊断法”与《盖氏穴位诊断学》

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诊断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

中医学把作为生命的“气”的运行通路叫做“经络”。主要的经脉有十四条,它们分别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经络并不像血管和淋巴管等组织那样有形可见,经络是一种摸不着的东西。虽然如此当身体发生某种疾病的时候,却会沿着与有关经穴出现“穴位压痛点”或“天应穴”。其实质是身体的一种穴位病理信息反映。穴位诊断方法古已有之,但散见于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一直未形成一门系统学科。

盖国才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研究实践总结出的“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简称“盖氏穴位诊断法”)是根据人体经络穴位功能异常的反应和形态的改变(穴位病理信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说和方法。

“盖氏穴位诊断法”的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盖先生就开始潜心研究穴位诊断法,经对例病人、计个穴次的普查结果,进行研究、整理、归纳分类、筛选、验证,分别从十二经脉中选出俞穴、募穴、郄穴、每经取三个穴位,共计36个穴位,作为基础穴,在临床用于病位分经,只有临床特效穴和经外奇穴,才能做到现代辨病诊断,区别炎症、溃疡、出血、穿孔、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交界瘤等。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定位穴”与“定性穴”相配的快捷的中西医相结合的诊断技术。以后几年时间里为了验证穴位诊断的实际效果,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北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肛肠科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消化系统、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五官科、外科等39个病种,完成了

例病人的验证工作,验证的结果表明:穴位诊断与现代西医诊断符合率高。同时经过这样的临床验证实践,进一步证明:人体脏腑发病时,就会沿着相关的经络线传至体表穴位。即《皇帝内经》所说“有诸内、必行诸外”的内外相应的原理。这就说明穴位具有反映病痛的特性。同时从穴位病理信息的量变程度可以反映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炎性变化,器质性改变,能断定潜伏期、发病期、症状期、好转、痊愈等过程。

“盖氏穴位诊断法”在筛选和验证的过程中,由于全部以西医确诊的典型病例为对象,从而就改变了原来中医的穴位与证候的诊断关系。形成了新型的中医穴位与西医疾病的关系,即穴位诊断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西医疾病的诊断结果。

年9月1日,由中国中医研究专家委员会,世界针联主席王雪苔为代表的专家论证会上,一致通过“盖氏穴位诊断法”的研究,并肯定地2说盖国才教授在继承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的基础上,通过数万例病例的临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穴位诊断法的内容,形成自成体系的穴位诊断法——“盖氏穴位诊断法”。

盖教授年发表了有关诊断的专著《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该书经修订改名为《穴位诊断法》行销国内外,在日本译成日文出版。

年在全国针灸学术会上宣读了有关穴位诊断法的临床用应的系统研究报告,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重视,曾应邀到天津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北京中医研究院、北京盲人学校等讲学。“盖氏穴位诊断法”以后又传到国外,同样受到针灸界的欢迎。不难看出,盖国才教授对穴位诊断法的研究成果,不仅是继承了祖国医学的遗产,而且开拓了穴位诊断法这个新领域,为穴位诊断法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盖国才教授在发展祖国医学上做出的一大贡献,也为中医诊断学增添了新篇章。

------------------------------------

《盖氏穴位诊断学》《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原名《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学苑出版社出版出版)该书所介绍的“盖氏穴位诊断法”是盖国才先生首创的一种人机均可操作的一种现代穴位诊断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用穴位检查法,检测穴位“病理信息”的量变程度,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也就是通过对“定位穴”+“定性穴”的分析做出明确诊断结果。这种诊断方法,对诊断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病等的诊断是一个捷径。它不需要任何特殊设备和高昂的经费,而且在数分钟内迅速完成诊断。对患者无痛苦,无副作用,还有点穴治疗作用,准确率比较高。特别是对肿瘤的诊断,不仅可以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还可以达到定位,定性的诊断。

盖国才先生在广泛应用穴位诊断的过程中,发现的两组能够反应人体有无肿瘤,并且能够区别良性和恶性的新穴。对肿瘤定性符合率分别达到87%和89.6%。定位诊断符合率达到96%和%。为防治癌症的“三早”做出了更大贡献。

---------------------------------

如需购书请登录

学苑网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