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态学的定义
医学微生态学是一门用微生态学(microecology)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不同生命现象(健康、疾病)的本质及发生、发展规律和结局,并引导疾病向宿主健康发展的学科,是微生态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与医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医学微生态学是研究健康个体正常微生物的生物性状与功能,以及与人体疾病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与临床各科室联系极为紧密的基础应用学科。作为微生态学与医学的结合,医学微生态学成为生命科学中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领域,不仅对医学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也拓展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
中医学是世界上较早形成且持续时间最长的古典生态医学。整体观是中医学的根本理论基石。该观念既强调人体内环境各脏器之间的生理病理关联性,又认为个体与其生存的特定生态系统密切关联。中医学理法方药均注重个体、整体、动态、平衡、协调等微生态学基本理念;“阴平阳密,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以平为期”等论述,与微生态学理论不谋而合。尤为重要的是,中医学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微生态学临床应用经验,其科学内涵值得深人阐释,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对医学微生态学发展有所启迪。
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是医学微生态学、微生物学、营养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理论和技术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和升华,是传统中药制备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跨时空、跨学科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类新型中药(扶正散结合剂),是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之上开发的类创新发酵中药。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既涵盖了传统微生态调节剂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在理论上为中医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治疗法则提供现代科学依据,在应用上为微生态调节剂开辟了新的药源。扶正散结合剂竟然可以重建人体营养、免疫和微生态系统,将人体肿瘤体质调整为为正常体质,阻止正常细胞变异,让癌细胞成为无源之水,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彻底治愈癌症的希望。故其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均十分广阔。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魏曦教授曾预言:“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微生态与肿瘤的研究肠道稳态是宿主(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内环境(包括肠道微生物群)、营养和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状态。而这种稳态对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致病微生物定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肠道稳态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的发生是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内因是易感基因及其相应通路异常表达和活化,而外因则首推环境因素异常。双歧杆菌抗肿瘤是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不仅能拮抗多种肿瘤生长,还能预防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前认为双歧杆菌抗肿瘤的机制有:①影响肠道菌群的生化代谢,减少致癌因子的产生;②调整和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③诱导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产生;④抗诱变;⑤诱导细胞凋亡。由此可见,调节肠道微生态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积极的作用,但现有的研究几乎都停留在体外和动物实验水平,具体的研究机制也没有完全清楚。因此通过分析人体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生理生化特征、功能、相互关系及其与宿主间的关系,可为后续研究肠道稳态与肿瘤发生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中医药微生态调节剂,提高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或预防肿瘤的发生。现有报道双歧杆菌可促进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的一系列免疫功能,降低肠道内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目前常用的含有双歧杆菌的发酵中药制剂有扶正散结合剂。扶正散结合剂的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通过52天发酵,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被人体吸收。大幅度提高康复率,为肿瘤治疗翻开了新的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