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贺岁大礼包清静经与中医养生 [复制链接]

1#
龙南直聘黛丽斯内衣维也纳国际酒店 http://www.weilaganga.com/jtqk/182846.html

3、枇杷叶背后的大问题

我们再看鼻炎,鼻炎要分虚实,虚证主要看伤精,需要遣其欲则心自静,这种虚证大都是鼻流清涕。

而另外一种实证呢?流的是*浊的鼻涕,这时就需要用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无争者无病,好争者多病,本来鼻子那些*浊的东西,要通过胱肠排出体外,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膀胱相别通,可你一争贪搅扰,把胱肠那些沉渣都搅上来,你说不流脓浊,如果塞到脑上去,那还得了,所以流*浊鼻涕,也是身体在自救。

如果你一看到他尿也是*的,明显需要正本清源,从肺为水之上源,一直降到膀胱为水之下游来,把争贪搅扰的心清静下去,这时老师用一味药最顺手,就是枇杷叶,枇杷叶降逆气,这逆气从哪里来?大家想通后,枇杷叶这味药你就用神了,从争贪搅扰中来,从闹心中来。

古籍上讲,枇杷叶降肺气,肺气一降,诸经之水莫不服从而顺行。这太有意思了,我们就只这一个知识点挖进去,一半中医的大问题都旁通了,就像挖到一口井有水,你根本就不想再去挖第二口了,不需要啊!你真的找准一个老师,学到真东西了,那颗到处跑的心立马息灭了。

你看这些*浊涕,属于痰水,那中耳炎咽炎,咳*痰浊算不算*水呢?也是*水,为什么?这些*水会往上冲,为什么会往上冲?就是不服输,事事都争抢好胜,你不服了,那些痰水浊阴也服,也犯上作乱。

这枇杷叶下去,就是让它服从而顺行,如果心药合一,你也认识到礼让的好处,那这药效就太好了。

所以大家想明白了,争强好胜的人容易得鼻炎,而且这种鼻炎流的鼻涕大都是*浊的,为什么呢?

争就是斗争战争竞争,一旦斗争战争起来,是不是到处硝烟战火啊!硝烟战火是不是一派*浊啊!这*浊之气是不是往上冲,鼻子为面王就首当其冲。

我们这个时代处于商业时代,商业时代的特点是什么?是竞争啊!竞争的结果呢?大家互不服气,争得面红耳赤。

为什么很多病人年纪轻轻,脸上就长疮长斑?老觉得口舌容易生疮?我们常讲这病是吃气的,疮是吃火的。你熄灭了气火,就等于断了病疮的粮草。

我们讲这争斗病象图,要明白生气就是龙吟,上火就是虎啸,人一旦争斗跟别人辩驳,身体就处于龙争虎斗状态,一旦贪争搅扰,沉渣就泛起,浊阴就不降,百病丛生。

人一旦降伏得住气火,就能得道,就是上士不争,不争它在干什么?它在让,古人说,商乃人之必争,士乃人之必让。让很符合人体生理之道,大家看,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面目扭曲,嘴唇乌暗呢?心脉有瘀血啊,心为什么有瘀血?因为心争得很紧,攒住瘀血不放。因此有个成语叫什么?叫面目狰狞。

这争斗就是自我扭曲自我毁容,是心脏不喜欢的,心脏它法象太阳,需要源源不断地把光和热布施出去。

阳春布德泽,万物才能生光辉,你看心每分每秒都要把气血让出去,如果它一不让出去了,血流在那里,不是充血发热烦躁,就是变成瘀血死血,血不活了,就像水不流一样,会腐败变质的。

3、明矾与棍子

明白了心这种利他礼让奉献的性德,我们就知道为何越贪争的人,身体越差,越礼让奉献的人,身体越好的原因了。

所以古语讲,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

这君子越是利他奉献,这心脏越没有瘀血,脉道越通畅,气色越光亮,身体越强壮,而小人越是争贪抓取,越不肯付出,气血越憋在那里,不是烦躁发脾气,就是瘀血疼痛,相当冤枉啊!

现在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在争贪小便宜的时候吃了大亏,孔子在《论语》上称之为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我们这身体健康是大事啊!你在争那蝇头小利,坏了身体,得不偿失啊!

明白了相由心生的道理,我们知道无争就是美容药,争贪搅扰就把大病浊气都搅到脸上来,像这些口臭头面流油都是内心计较,打架得太厉害了。你吃多少营养都不够暗耗啊!现在人之所以身体差,是因为天天在打内战,硝烟四起,所以什么鼻炎肝炎胃炎肠炎,好像遍体鳞伤,满目疮痍,没有一处不发炎的。

那该怎么办呢?你这世界观不改过来,服一吨药都没用,人的世界观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所以人生的选择太重要了,选择不对,努力白费,选择对了,再努力才是正道,你如果选择下士好争这一条路,医院里去,就是争到地狱里去。

你如果选择上士无争这条路,立马天堂有你位置,健康转眼便得。

我们再看现在最常见的三高,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这些病例产物,怎么一股劲都往上飚呢?为何用这么好的新药压都压不住,怎么血液越来越粘越来越浑浊,没有往日的清晰通透?

中医讲求天人合一,我们看这个地方的山溪河流污染亏乏得有多厉害,就知道这地方人的血脉有多浑浊,精水有多亏缺。

所以外环境越来越糟糕,反映我们内心世界越来越混乱,这叫相由心生,我们要懂得思外揣内,这可是中医的精华。

你面临一缸浑浊的水,要让它变清怎么办?很简单,房一些明矾下去,浊水马上澄清,就像血糖血脂高了,放几个药片降糖降脂的下去,很快就降下去。

大家别高兴得太早,我们让它降下去容易,让它升起来更容易。你看水缸的水看起来很清,你拿棍子一搅,马上浊阴上泛,澄清的水又变为浑浊了。

所以明矾之功居然抵不上这一根棍子来搅场,这时你看那浑浊的水,都喝不下口了。

可大家天天都在喝着浑浊的水,怎么说呢?你一念贪争起,跟别人计较辩驳,就是在身体里面搅场子捣乱。把大肠里的*素,一搅,立马沉渣泛起,浊阴上泛。

人一争斗,那脸色是暗黑的,一派凶恶,感召的就是恶病,你问他吞口水是什么味道?他说是苦的。

在经典上讲,我们这时代的众生,饮苦服*啊!你一念争斗心起,肝胆将*就在打仗,你吞下的口水都是苦的臭的,哪能感受到像山溪那样甜美呢?

医院,你早上起来,容易口干口苦,眼屎鼻屎多,吃饭吃不到甘甜的味道,说明你已经病了,你的争贪搅扰,把肠胃下面的浊气都搅上来了。

人浊阴不降,就会百病丛生,浊气飘到哪哪就生病,飘到眼睛眼睛就浑浊,飘到口口就臭,飘到咽喉,咽喉就炎症上火。

《*帝内经》讲,百病皆生于气。特别这些炎症实火大都生于争斗之气。

4、让开让开、争窄争窄

你不喜欢喝那没经过澄清的浑水,可你为什么天天都在吞那争贪搅扰上来的苦水臭水呢?这跟喝臭水沟的水有什么区别呢?

有位义工老师听了后,笑着说,我从此再不喝臭水沟的水了。我发誓不跟别人计较辩驳了,免得我老是口苦咽干。

大家看着妙不妙,人都是不明理才会干傻事,我们在中山明理书院学习时受益很大,就一句话是这书院的核心,明理不怨人而已。

一个人真明理后,他根本抱怨别人,跟别人争斗的心都没了。想生生病都很难啊!所以我们这时代为什么那么多病?

并不缺乏优秀的医生,良好的药物,先进的技术,缺乏的是大家不明理,出来讲争道理的人太少了。

如果大家真明理,我们都会爱自己身体,我们才不那么傻跟你争贪搅扰呢?跟你过去,就是跟我身体过不去啊!跟你好,就是跟我身体好啊!

这就是为何讲《清静经》前,大家都要先看《水知道答案》的道理。

你看着水试验救了多少人,这是我们现在竞争社会必看的一个科学实验啊!

看了后你生意做得好,而且身体会好,你能明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礼让谦虚待别人好,不是别人的需要,而是我们自身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水分子的需要。

举世皆从盲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看到大家都急急忙忙地争贪搅扰,都在制造疾病,我们就知道这个世上多么需要心灵的觉悟啊!

人不觉醒会病得快,老得快,很多人说,我要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修道养生,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人修心要从当下开始,早一念修心,早一念好。中医讲理身如理国。《孟子》说,上下交争利,则国危矣。我们的身体就是每一个细胞的国家。如果你的心都在争名利的话,你每一个细胞都在打架,相互争斗,这样身体就危险了。

所以在《立志文》上讲,贪名必死,好利必亡。我们反过来讲,让名必活,让利必寿。大家可以看庄子《让王》篇,寿命是让出来的,不是争出来的,病才是争出来的。

就像我们心一样,因为它时时刻刻都把血让出去,才能一辈子跳得那么整齐,那么完美,如果它不想让了,要攒住不放,那你血管就充血破裂,血压就被逼高,最后血脉就会被撕裂撑裂。

现在为何做心脏搭桥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去看,他们都是处于争斗状态的,争一争,面红耳赤,让一让,心地清凉,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七尺巷。

现在很多人家庭不和,睦邻也不友好了。那身体准病了,坏水养不出好鱼,坏的社会家庭邻居关系养不出好身体。

大家可要认真听哦,你们只要听进一点,智慧一丁点就是大智慧,到时你们想生病都很难哦,因为你的世界观转了,你的命都转了。

在江浙地带,有两家人建房子时,大家都要贪争那乡邻的一点土地,谁也不让谁,斗得两败俱伤,其中有一家人他有亲人在朝中为大官,马上修书一封,想让朝中的亲人来加强争斗的力量。

结果这朝中的亲人回了一封信,写道:

千里修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就是上士无争的君子修为啊!这家人看了很惭愧,主动让出三尺,而邻居听了后,也觉得脸上无光,居然也自动让了三尺,原本为了争那一尺地的,大家各让三尺,中间立马形成一条七尺的巷子。大家房子小了,但心却宽大了。

这七尺巷的故事,立马成为千古美谈,而且至今还保留着。

所以人宽阔的胸怀是让出来的,现在为什么那么多心肌梗塞,就是心胸狭隘争出来的。

我们讲,让开让开,一让周身血脉就开。我们说,争窄,争窄,一争血脉就狭窄,周身痹痛。大家仔细去体会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文字,字里不单藏医啊,字里还藏道,这是老道长讲的,你如果明道了,还怕身体搞不好吗?就让开两个字,便把你百脉修得畅达,身体修得不能生病。

第五章万病之源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1、平静地走好每一步

有新来的义工老师们问,听课前也诵《清静经》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有听前面的课,我们就明白了,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你身心清静,到哪里都是最快活的,这叫无入而不自得。

但是怎么获得身心清静呢?难道诵诵经典,就能得道吗?要如法地诵经典。当我在这讲台上听到下面几十人安安静静的时候,我就知道大家得大利益了。

对别人恭敬谦虚,不是别人的需要,也不是讲台上老师的需要,而是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明白对凳子都要爱惜,结果我们上课听不到凳子挪动呜咽的哭泣声,这太好了。如果周围环境都这么清静祥和,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没有不快乐舒适的。

我看今天爬山的时候,大家干劲都很足,没有一个落下的,回来后大家还劈柴烧火,充分体会到付出的乐趣,奉献的快活。

为何爬山耐力那么好?《诸葛亮戒子书》上讲,宁静以致远。你能走得多远,不仅仅看你的体力,而看你的心,能不能保持清静状态。

那几次放生,腾飞从药房走到山庄,用的可是两条腿哦,那种上坡大家都知道,看起来很遥远,可他心静的走好每一步,一点都不疲倦,反而走完后心中充满喜乐。

看来人不是因为不能走疲累,而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真正徒步行禅,法喜充满的方法。

老师常讲,成功的人,方向不变,方法常变。而失败的人则相反,他们常常是方向老变,而方法不变。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登山走出疾苦的阴影呢?用的是宁静平静走好每一步,而不是走马观花。

你去看那些去旅游的人,普遍都很累,越旅游心中越没气,越郁闷,《*帝内经》讲,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的气因为走马观花而耗散掉了,连想笑都笑不出来。所以很疲累,很抑郁。

我们不同,爬山时,就一心爬山,全程止语,越走越有力,人力量强大,是因为他专注,当我们忘我注内地爬山时,体内暗耗,处于最小,身体力量处于最大,这就是做成一件事情最厉害的方法。

你想一下,水集中成一点,可以穿破钢板,你的精力如果集中成一处的话,还有什么疾病能束缚住你,还有什么包块不被你穿破的呢?

所以《*帝内经》告诉我们,人凭什么来治病?不是针,不是药,而是你的精神。

大家学会止语妙无穷啊!莲花生大师讲过,杂有绮语诵一年,不如诵止语诵一夜。今天跟大家分享了这个诵经的秘诀,说白了就是不夹杂,不间断。

你不夹杂了,就像钻石那样非常纯粹,可以划破一切硬块。人身体的整齐怎么不刚猛了?因为夹杂了太多的欲望。

《立志文》上讲,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身体的能量被太多欲望分流了,就像花洒一样,喷出来的水,变得没有力量了。

所以哪种人身体最好,最快活,专注的人,哪种人最累最苦,《大藏经》上讲,苦莫苦于多欲。也就是说不清静,散乱的人,是最苦的。

我发现这几天闲聊的时间少了,干活的时间多了,这就是精进的表现,是进入状态的表现。保持这种状态,烦恼病苦没有不慢慢减轻的。

上节课我们讲到贤愚之别,贤人跟愚人他们分别在哪里?分别在一个真字,《道德经》上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智者不驳,驳者不智。

你看哪个喜欢辩论争辩辩驳的人,他们没有一个身体真正好的,为什么呢?俗话讲,争得面红耳赤,争得脸红脖子粗。

大家看着脑血管硬化,心脏病,甲状腺肿瘤是怎么来的,这俗话里头可是千百年来大众内证,又经过反复临床试验得到的结果啊!

你稍微留心一下,认真地思考一下,一不小心可能就觉悟了,一觉悟别人咋么斗你气你,你都心平如止水,静若泰山,一下子你就变为上士变为贤者了,这还得了。

变为上士贤者,疾病早在你身体待不下去了,赶紧举家搬迁了,你的世界观马上就变了,原来我苦苦寻求如何根除自己疾病,我现在没有这问题了,我要重新立志,如何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人,来根除疾病。

所以想要真正好病,就必须由愚人变为贤人,由跟拿别人争辩,转为认自己不是,这叫贤人争罪,愚人争理。

争罪争认自己不是的人,毛病越来越少,到处跟人争理较劲的人,疾病烦恼越来越多。

2、人生五*丸

这第五堂课我们讲万病之源,讲完贤人愚人我们下面来看,病人病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你如果找不到病因,那吃一吨药都白费啊!

《清静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就是说众生所以会得病的原因,那是因为有妄心,有妄心然后心神就不安,容易受惊,心神不安就容易被万物所转,外面吵一点你就烦,外面顺一点你就乐,你的心完全变成外物的提线木偶,这就是病人为物所役。

为物所役的时候,他就回生贪求之心,记住百病都是从这贪求开始的,《大藏经》上讲,诸苦皆源自于贪欲。各类病苦都从贪欲起。

贪什么呢?无非就是贪功名利禄养,还有财色名食睡。如果贪不到呢?贪不到就生烦恼。哪些烦恼?就是怨恨恼怒烦。

你看如果一个人贪求一样东西,得不到时,是不是这五种情绪就起来了,这叫五*啊!这五*非常厉害,怨恨恼怒烦,人生五*丸,吃半颗要你病,吃一颗要你命。

现在为何短命多病的人越来越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就是天天吃这五*丸都不知道啊!

世界上最*的不是砒霜,而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五种情绪啊!古人讲,最*妇人心,这妇人并不是指女人,妇人是指阴暗的人。

如果男人也存在这怨恨恼怒烦,那么他也属于阴人型,这五*伤五脏,然后让你身体显示出五衰相。

大家听了今天的课后,回去就不敢轻易制造*品了。为何呢?因为情绪之*,《伤寒论》都没解,那可是绝症啊!

所以我们现在来看,究竟这五*怎么伤五脏的?

怒,伤的是肝!

肝伤后就会露出着急,急忙的衰相。大家看为什么现在小儿多动症,精神分裂躁狂症越来越多呢?

你看小孩子在干什么?在打电子游戏,都是打打杀杀,你想一下,这将*之官肝天天打打杀杀,能不着急躁狂吗?能不出现肝炎,一派硝烟战火的状态吗?所以肝炎的孩子越来越多。

我们再看,有句话叫什么?怒发冲冠,现在营养条件这么好,怎么还那么多掉头发脱发的人?你一看那脾气就像鞭炮,一点就着,这个头发每天都被愤怒之气拔掉,这叫怒拔肝木啊!你想想你用再止脱生发的药有用吗?

我们再看,怒火中烧,你们看食道癌,乳腺癌,肝癌,觉得心胸中像一团火在烧,着急得不得了,是谁点的火,除了你自己能点火,没有人能点得着你的火。

我们再看,最顽固的雷头风,为什么有的人头痛,高血压,怎么治都治不好,暴跳如雷的性子啊!

大家看着字里是不是藏道啊,古圣先贤太慈悲了,太有智慧了,他们怕这些内证出来的智慧记载在书上没人看,就用心良苦,把最高深的医道智慧融到俗语谚语里头,你只要参悟一两句,人生状态立马不同。

这叫习来千句少,悟透半句多。你真的悟透后,没有人能激惹得了你发脾气的,你都不气了,就等于把百病的粮草给截断了,百病没有粮草,它还能作乱吗?《*帝内经》讲,百病生于气啊!

大家看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们讲着讲着,好像身上的疾病,如同冰霜遇到春阳一样,一点一点就化解开了。

我们中国传统医道,讲究是解*化解,而不是杀*消*对抗。

这个道理一明,就像拨开迷雾,见到晴天朗日,阳光所到之处,阴*的病气莫不为之化除。

所以明理是不是很有意思,人不明理一辈子都活在较劲不良情绪中,人一明理后,心胸就像阳光那样,因为我们明的是天理,天地自然之理,无私奉献之理,清静无为之理。

3、原谅你的仇人

我们再看这个恨伤什么?你恨一个人,恨一分自己心脏就伤一分,仇恨是最伤心脏的。仇恨表现出来的衰相就是一个苦字。

化解了仇恨,就能脱离苦海,苦海化莲邦,我们常讲,大道在日用生活中,百姓日用而不知。

有个练武的人,经常牙齿出血,胸背痛,关节痹痛,以前没练武之前,还没有这么多苦恼,怎么越练病痛越多。

我们问他,你们为什么练武呢?

他说,小时候被人欺负,所以立志练武。每当想起欺负我的人,我就恨之入骨,越是刻苦练武。

我们说,被别人欺负,还有得救,你如果自己残害自己,就没得救了,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他就一头雾水,谁会自己残害自己?

我们笑笑说,大部分病人都是自己残害自己,没有人能害得了你,你看你恨那仇人恨得咬牙切齿,这牙齿不出血才怪呢!你恨得捶胸顿足,这胸气不闭塞可能吗?你对他恨之入骨,麻烦了,这仇恨都到骨髓里去了,病入骨髓,《*帝内经》《伤寒论》都没解啊!

他一听吓了一跳,我们说,这世上有源源不断的疾病,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仇恨,你去看《水知道答案》,那么你对自己身心灵的问题全都明白了。

为何古代的师傅不轻易教弟子,你如果带着仇恨报复心来学,学得越好,伤得越重,你看骨关节炎,胸背痛,顽固头痛,你有那么好的药酒,三七粉,云南白药,都没用,因为你没有把恨根拔掉。

你恨得有多深,这病就进到有多深,古人认为情轻病亦轻,你这仇恨的心减轻了,你的病就减轻了。

你如果能够原谅你的仇人,那么你的病就跟你说再见了。

他听后,激动地说,以前我都不知道这道理,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病在哪里了。

所以大家看,医生知道病因有没有用啊?有用,但用处很少,但必须病人知道病因明了理才有大用,这样治起病来,就像箭一样快。

4、越动性子身体越虚

我们再看一个怨字伤什么?伤脾啊!俗话讲一肚子怨气,脾主什么?主大腹,主运化消化,你一肚子怨气了,这脾还能消化运化吗?

结果呢,消化运化不动了,人就很累,所以大家看,人嘴上一抱怨,身体就累,所以说怨人是苦海,你看一个人一走出家门,看到天阴了,随口就说鬼天气。

这人脾胃就不好,很容易累,这叫什么?叫怨天尤人食不振。

像胃溃疡,胆囊炎,便秘,慢性泄泻,结肠炎,甚至肠息肉,大肠癌......

你看这些慢性病的病人,他们哪一个不是天天抱怨的。你越抱怨,越出离不了病痛的苦海。

那怎么办?脾胃伤了,怎么补脾胃呢?《*帝内经》不是讲,中央土,属脾,其畜为牛吗?是不是吃点牛肉就能补好脾呢?

大家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如果牛肉能补脾,那么牛肉店的老板都不得脾胃病了,有钱的人都不用到处上消化道去治病了。

那《*帝内经》这句话怎么解?不是牛肉能补脾,而是牛的性德能补脾,牛有两个性德,非常出色,你一学过来,脾胃病马上就逃跑了。

哪两个性德呢?第一个是勤劳耕地,第二个是任劳任怨,勤劳耕地,就告诉我们人要勤习劳苦,这样四肢会很灵活,脾胃运化得就很好,这叫脾主四肢。

而任劳任怨,就告诉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要守住一条不抱怨,你去感受一下只要不抱怨,你的能量真超乎你想象,不讲一句怨天尤人的话,这样你干起活来,耐力居然如此强大。

你看那些不发牢骚的人,越干活越精神,越干活脾胃越好,吃什么都补,晒在太舒服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饮食之道,饮食之道,是不是把食物做得色香味俱全就是饮食之道啊,这些都是外道。

《*帝内经》饮食之道,讲的是内道,你勤习劳苦,加上不抱怨,这样饮着稀饭,啃着馒头,你居然发现,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了。

所以牛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人脾胃好后,吃的是粗茶淡饭,讲出来的是良言善语,哪会吐出半个脏字。

当你嘴巴吐脏话的时候,你的脾胃就受伤了,因为脾开窍于口。

所以我们今天一讲,大家回去都不讲是非了,讲是非谁吃亏,我们脾胃吃大亏。赔了药钱又折腾,真是不划算。

我们再看,为什么现在老年痴呆越来越多?记忆力减退,顽固头痛的斌任越来越多,治头痛的药,止痛片满天飞,这根源在哪里呢?

一句话就讲完了,怨气冲天,人生自有天地,天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头首啊!你抱怨领导不行,抱怨待遇不好,抱怨社会不公,这些怨气一点一点积累,最后冲到哪去呢?冲到你头顶上去,在那上面扎堆结巢,把你的清阳赶跑,这叫怨气居住在清阳的位置,叫鸠占鹊巢。

你想一下,我们人体的总司令,居然被一团浊气怨气指挥夺过去了,我们身体岂不遭殃。所以很多老人手脚指挥失灵,天天头痛,今天讲的话,明天就忘了,整个脑袋都被乌云笼罩,还脑梗中风呢。

大家去看,这人平时最喜欢讲什么话?讲这人不行,讲那人不行,最后自己身上没有一个细胞行的。

所以这个怨气太可怕了,可以把你身体搞得天昏地暗,让你丧失理智,严重的还精神分裂。

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恼伤的是肺,所以爱恼人的人,嫉妒人,同意忧郁,心量不大,就会变为气喘咳嗽,而烦伤的就是肾,肾虚后会露出烦人的衰相。

别人说你两句你就烦得不得了,淡定不下来,这都是伤精了。

你看那些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的人,大都肾水充足,任凭风吹浪打,我恰似闲庭信步,伟人为何有这番定力,肾水足,智慧足啊。

所以天大的事,都不会轻易烦到他,你如果很容易烦躁,说明你不适合干大事,容易虎头蛇尾,因为肾虚的人是没有后劲的,败事有余。

肾气足的人,别人惹他他都不动性。所以《证道歌》曰: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

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大家看,这里讲的多精彩,你往道上靠,烦恼就会越来越少,肾气就会越来越足。

如果你是一个很轻易被别人激得烦恼的,说明你肾水不够了,赶紧寡欲保肾精,早睡护精水吧。

有人不解,肾水少,人容易烦恼烦躁?大家一观物取象就明白了。你看人劳累后精力不济,平时你涵养再好,这时都容易动气,就像池塘里的鱼一样,如果塘水都少,这鱼就烦躁的不得了,塘水一充足,就优哉游哉地,管你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

人会容易动性子,在根源上说明他身体亏虚了。这时越动性子,身体就越虚,越虚他就越容易动性子,一旦进入这个恶性循环,身体就越来越差。

大家看,人的世界观一错,选择了贪求,那五*马上出现,五*一出现,五种衰相跟着就来了。

我们这社会有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是这五种衰相,着急焦虑,痛苦,不安,疲累困倦,郁闷,还有烦躁。

5、五常养五脏

如果这五种衰相出现了,该怎么办呢?应该把五*解掉啊!可是现在科学家一致都认为科学技术唯一不能作用的就是人的情绪。

这该怎么办?不怕,那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高智商之人,齐聚巴黎,共同认为,要解除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疾苦问题,必须回归到两千年前,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用的是儒释道三根本。

其实这点在汉朝时我们医圣张仲景,早就想到了,他在《伤寒论》序上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

这句话读明白了,《伤寒论》后面那些东西就不会出现了。

什么是五常?仁义礼智信,用着五常来养五脏,五脏出问题了,是因为人们这五常丢失了。

《群书治要》上讲,人弃常,则妖病兴。

这五常不要了,五*就来了,五种衰病之相就出现了,五脏也就损了。

所以《清静经》上就讲,人生贪求了,烦恼妄想随之而来,于是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常处于病苦之海中,就因为这一念的贪求啊!

俗话讲,贪为不足,求人气短,你越贪求,身体气越短,精血越不足,你想不病都难啊!

相反你与世无争,与人无求,身心清静,精气神自动充满恢复,这叫求则不安,安则不求,真正心安神定的人,他是不会外求的。

我们来看,如何用五常来养五脏,把五*解掉,让五种病衰消失。

在古籍中记到,大家可要认真做好笔记哦,过了这存就没有那店了。

仁慈木,明礼火,信实土,响亮金,智慧水。

仁慈是养肝木的,人一仁慈,肝功能会很好,人一旦有杀戮之心,像玩游戏,打打杀杀,肝很容易就动性起火了。

所以大家看到那些仁慈的人,都少病长命,不急不躁,缓和安详,好像多跟他们呆在一起,都很舒服一样,这叫仁者寿。

任何物质补肝都不能取代仁慈来养木,有仁慈肝才能有生生不息,才能舒畅条达。

明礼火,这火之所以光明,是因为人能礼让,太阳越把光和热让出去,越光明,心脏越把气血让出去,一点都不吝啬,功能就越强。

你一念不想让了,心脉就有一念瘀血,这是不智之举啊!

信实土,为何现在脾土问题成为时代病?大家经商做人都不讲诚信了,你看谁的脾胃最好?老实勤劳的农夫,他们脾胃最好。

你看过九十多岁的老人天天干活,一餐还吃三大碗饭的吗?凭什么?凭他不讲谎话,老实安分地干活,而且还接地气,这叫信实土,人越诚信,他的土气就会越充实,土气越充实,这叫什么?叫厚德载物,身体就会越好用。

响亮金,为何很多人郁闷了?《*帝内经》叫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的魄力不足,它就容易抑郁,你看那些*人嗓门高,体魄很好,踏*步都发出响亮的声音,那是浩然正气,叫声响亮,可以让人魄力发出来。

所以老师带大家入山时,常对一些抑郁郁闷的病人讲,喊出你们的名字把,越响亮越好,越郁闷的人,越不敢喊出自己的名字。

即使喊了也像蚊子叫那么大声,这时胸肺气不够了,那些越能喊出自己名字的人,干脆利落,肺气足,偶尔抑郁,也相当好治。

大家明白我们诵经的三要点没有,你看今天诵《清静经》就不同了,如果大家诵完经后干干舌燥一定是不得法,用我们这诵经三要点去诵,绝对口舌生津,肺气充足。

第一声音就要洪亮,洪亮就叫响亮金,每诵一个字,肺气就壮一点,浩然正气就足一点,这响亮的声音是跟天地浩然之气相通的。

而经典又是天地浩然之气所化,你用响亮的声音,就能打开它。

第二吐字要清晰,诵得越清晰,定力越好,清晰到一字不错,一句不乱,那你诵经的定力就真正练到了。

所谓定者,不乱也,你想一下,每一个字都那么认真恭敬,不让它错,这定力能不长吗?

第三要慢,像打太极那样,慢了你不着急,身体就回处于安详清静状态,你看如果打太极的速度,像练长拳那样,那么你打完了,不是气喘吁吁,就是心慌心悸。

大家一按着诵经三要点去诵时,马上就可以感受到原来诵经也是人生一大享受,而且是戒定慧一次性完成熏修的一种法门。

你看经典本身就富有智慧,你用响亮的声音诵读,就把你的阴暗破除,这是修慧,诵时缓慢不乱这是修定,吐字清晰没有错漏这是修戒,戒定慧一次性完成,所以你越是这样诵读,会发现,身心越清静,烦恼越少,这就叫进入状态了。

而智慧水呢?是讲人明智有智慧后,肾水才会不断地充足,在一个人还没明智开慧之前,它身体都处于消耗福报伤精状态。

一旦智慧显露,明理了,他身体精气神的磨损耗伤会减到最低,你看我们一讲完《伤精病象图》就有小伙子发誓不手淫了,就有做妈妈的知道家里孩子出现杂哪里了,就知道伤精的真正危害了,回去后知道如何教育袜子。

你看这智慧多么重要,没智慧父母先天给你肾水再足,也会让你挥霍一空,智慧充足,你即使身体差一点,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少耗损,你的身体也可以很耐用。

所以老师常问那些病人说,究竟是一辆二手车开得久,还是一辆新买的宝马开得久,明理的病人都会说,要看是谁在开。不会开的人,宝马很快让他开成废铁,会开的人,二手的旧车,他都可以用得很好。所以会与不会就看你智慧。

明白这道理后,我们就不会抱怨父母给我们什么身体,不会抱怨我们的处境待遇命运,一切都由我们智慧做主,我们智慧上去了,所有担忧的问题,纷纷都解除了,这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智慧没上去,小事变大,大事就解决不了,结果小毛病都折腾得你够呛。

所以得悟道者,常清静矣,那些得到智慧的人,都是保持常清静状态,记住不是在这里听课,在练功房打坐时清静哦,而是日用生活中,每分每秒都相当清静,那才叫真功夫诊清静。

这五堂《清静经》与中医养生,我们花了五个晚上讲完了,在这里感恩大家来听,没有大家前来这里听,没有老师创造这个山庄,我们也没有机会再这里讲,我们这种讲法只是方便讲,俗话说,无方便空究竟,但也不能够认方便为究竟。

讲过程中可能有很多讲得不成熟不透之处,甚至牵强附会,错漏百出,这点要请大家多多包含。

但是讲过程中只要有一两句大家听了觉得很有道理,那我们心愿已足。古人讲,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你看一两句良言善语,可以让国家兴盛起来,何况是我们这身体,中医讲理身如理国,言语的力量不可思议啊!

如果你去找三千大千世界的红参、丹参来补心活血,真不如行持一两句《清静经》的效果那么好。

果能澄其心,遣其欲,与人无争,与世无求,你没有不很快幸福健康的,在这里再次祝福大家,身心清静,心若浮躁,当安心向下,心若散乱,当缓慢安详,这样自然无量寿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