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肠癌普查要粪便与肠镜并行 [复制链接]

1#

常规体检中的“化验大便”大多指粪常规检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其中,粪便隐血试验时筛查大肠肿瘤的重要方法,但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隐血是指血量较少、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消化道出血。健康人隐血试验为阴性。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胃溃疡、钩虫病、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所以,粪便隐血阳性不一定代表罹患胃肠肿瘤。

与此同时,部分大肠癌患者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阴性,因此我国指南推荐:采用连续3次免疫法粪便隐血检测筛查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以降低漏诊率。对于“大肠癌筛查风险评分”确定的高危人群即使粪便隐血试验阴性也推荐进行肠镜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先行粪便潜血试验2次,反应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肠镜检查。

常规体检验血一般会化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中,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I9-9(CAI9-9)对大肠癌具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对于早癌的诊断能力有限。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其水平增高可见于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肺癌、胰腺癌等。在大肠癌中,CEA阳性率与肿瘤分期有关:早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20%;中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40%-80%;晚期大肠癌中CEA阳性率80%-85%。

不难看出,CEA对于早期大肠癌的筛查作用有限,其主要意义在于大肠癌术后复发监测。但我们也需要知道,CAI9-9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辅助指标,其水平升高也可见于胆囊癌、壶腹癌、胃肠癌。

回复数字:"1"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简介,

回复数字:"2"可以更多了解消化内科专家介绍、坐诊时间和联系方式

========

欢迎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