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小常识 http://www.ciyuzhengchong.com/zzxq/5718.html■肠炎是肠癌的前身吗?
·肠炎
指小肠以及大肠内膜炎症,通常由细菌、病*等微生物感染所致,也可由寄生虫感染、摄入化学*物以及药物引起。本病可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及肠鸣和腹部绞痛,患者也可能出现发热、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极度疲惫等不适。
·肠癌
是源于大肠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结直肠癌。大肠肿瘤的生长特点是肿瘤的多发性,半年内的同一时间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肿瘤,称为同时瘤。不同时间点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肿瘤,称为异时瘤。病因尚不清楚,该肿瘤的发病主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和饮食结构有关,某些特殊类型大肠癌可能更多与遗传因素相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85%的肠癌是由腺瘤转化来的,此外,大肠息肉,尤其是大肠腺瘤性息肉也是结直肠癌常见的癌前病变,但是肠炎并不一定会转化为结直肠癌,肠炎对肠道产生慢性的刺激,有时会导致细胞发生突变,有可能引发肿瘤,但及时就医,跟进观察治疗,防止癌前病变向癌进展,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发表的数据,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3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64%:超过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并非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
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粘膜内癌,几乎可%治愈。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
■结直肠癌是很容易预防的癌症
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
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到变成肠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
从息肉到肠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肠癌的隐患就消除了。
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
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
什么是高危人群呢?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为什么肠癌被称为“吃出来的病”?
中国过去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低,改革开放后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得结直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因此,饮食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外部原因之一。此外,遗传因素、环境污染甚至日常饮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致癌物质等,都是增加结直肠癌患病的危险因素。
■如何给予肠癌患者充足的营养?
1.日常饮食
推荐符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的饮食摄入,必要时可将食物制细制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以下患者需要进行专业营养支持
预期大于7天不能进食,持续或大于10天摄入量不足60%,伴有严重黏膜炎或放射性肠炎,已有体重下降的患者。
3.专业营养支持的途径目前有三种
口服营养补充:高能量密度食品(*油、干果、奶酪、蜂蜜),
肠内营养制剂(肿瘤型、高能型、糖尿病型、短肽型、免疫型等),
肠外营养支持(对放化疗*副反应严重,不能正常进食的晚期肿瘤患者)
■肽在结直肠癌营养治疗中的作用
肽,尤其是海洋活性肽,可快速改善蛋白营养状况,具有不增加胃肠负担,高效,低耗能的特点。根据动物、人体实验证实,肽还具有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手术、放化疗等有肠道吸收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优先选择短肽制剂。
1.肽较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更快改善肽改善氮平衡的速度是游离氨基酸的9倍、是整蛋白的1.6倍,吸收高效,耗能较低。2.肽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癌症患者试验组干预后体质指数、上臂围、上臂肌围、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干预前明显升高。
3.肽可增强抗辐射效果海洋活性肽与多糖联合使用,能增强其抗辐射效果,提高辐射后的存活率及生存时间。
患者的高营养支持对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都有重要作用。短肽组件不需消化即可吸收,起效更快,优质的整蛋白组件,比如海参肽也是不错的选择。
-诺资珀利-女性康商up+
健康管理
修复学
蜂巢共生
海洋文化
肿瘤
免疫重建
术后优化
创业
家与美
生活智慧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