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京一中年男子听信偏方,为了治疗便秘和前列腺炎,竟用活*鳝灌肠。随后因疼痛难忍,不得不求医治疗。1月9日中午,一名中年男子在朋友的陪同下,医院急诊求助。他声称自己听信了偏方,以为生吞活*鳝能治疗便秘、前列腺炎等问题,在1月8日中午,吞下两条活*鳝。该男子表示,他吞下*鳝后,立刻感到腹痛,但强忍了一晚上。直到9日中午,他实在忍不住了才就医的。△医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孙海舰介绍,急诊医生发现该男子心率快、血压不断降低、还持续腹痛,符合消化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等病症的症状。术前CT显示,病人下腹部位置有两条*鳝,但具体位置并不明确。孙海舰介绍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们通过剖腹探查确定,该男子确实发生了消化道穿孔,而且综合该男子腹腔内存在大量粪水,还引发了炎症、水肿和肠粘连等症状来看,其穿孔的时间还不短。该男子自称吞食*鳝,但医生没有在其胃部发现穿孔,直到检查到盆腔乙状结肠时才发现两条*鳝已穿破肠道,造成了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穿孔,进入到男子的腹腔中。这两条*鳝每条直径约3厘米,长度约50厘米。后来该男子自述,*鳝并非生吞,而是灌肠进入其体内的。"他运气算好的了。"孙海舰表示,*鳝虽然在该男子体内撕咬造成了肠穿孔,还进入到了腹腔中,但并未破坏他的大血管,"如果真碰到了(大血管),救都不一定来得及救。"由于该男子肠道穿孔时间长达一天,已造成非常严重的感染。经过近2小时的抢救,1月10日早上,男子已清醒,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仍在重症监护室。你是真的便秘了吗?
用*鳝灌肠治便秘,这样的“偏方”显然太不靠谱。不过,说起便秘,可能又戳中很多人的痛点。
有句北方俗话:管天管地,管不着屙屎放屁。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到了不管就“屙不了屎”的地步。
想要正确对付便秘,应该最先判断的是:你是不是真的便秘了?
很多人以为排便次数少就是便秘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
偶尔几次的排便困难算不上便秘,慢性便秘才是病,需要找医生看。那么哪种情况属于慢性便秘呢?排便次数每周少于三次,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这样的情况持续半年以上。便秘是怎么找上门的?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要憋便,尤其有便秘习惯的人,即使大脑收到外括约肌发出的排便信号,也还是要憋,久而久之就加重了便秘。
所以,有了便意要尽可能马上去蹲厕所哦,千万不要想到:
等我开完这个会…等我写完这封邮件…等把这集剧追完…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助理龚文敬副主任医师表示,以往便秘人群以老年人偏多,而现在便秘对于年轻人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这跟现代人的饮食生活方式密不可分。主要因素包括:
1
运动量减少
如今久坐少动且“宅男宅女”多,运动量减少可导致胃肠道的蠕动功能降低,从而导致便秘发生。
2
饮食结构改变
饮食量过精,偏少,摄食含纤维少的食物及食用高能量食物较易导致便秘。因此现代便秘的人群年轻化,大众化。
3
精神心理因素
生活压力过大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的紊乱,有调查显示目前饮食因素对便秘的影响正在下降,而精神心理因素和便秘的关系越来越显得突出起来,且这方面问题在大城市,知识层次高者相对比较明显。
4
泻药的滥用
临床上发现泻药的滥用十分普遍,绝大部分号称有排*、养颜或是润肠、通便功能的保健品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分均是各种强烈的泻药。许多患者听信各种不实宣传,长期采用含有大*、番泻叶等蒽醌类泻药或是含有酚酞(果导)、比沙可啶等刺激性泻药成分的药物或保健品治疗,最终导致严重的泻剂依赖及大肠黑变,反而大大加重便秘病情,最后不得不采取手术治疗。
5
结直肠和盆底器质性病变所致
机械性梗阻,如良?恶性肿瘤等;直肠或肛管病变、结直肠神经病变及肌肉异常、结肠结构异常等,均可造成肠道内物输送受阻,从而导致便秘。这种情况导致的便秘治疗起来相对比较棘手,往往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才能从根本上解除。
便秘了怎么办?
便秘了应该怎么办?浙江大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林建江医生给大家支了几招:
改善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粗杂粮,如芹菜、绿叶菜、萝卜、瓜类、苹果、香蕉、梨、燕麦、杂豆、糙米等。定时进食,切勿节食或暴饮暴食。平时多喝水,坚持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有助于清洁和刺激肠道蠕动,使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按时排便:晨起定时排便:定时排便,在晨起或早餐后如厕。由于早餐后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启动排便,故早餐后一小时左右为最佳排便时间。不要忽视便意,更不能强忍不便。更为重要的是蹲厕时间不能过长,最好采用坐厕排便。加强锻炼:适量运动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肠胃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此外,还可以尝试按摩腹部来促进肠蠕动。正确方法这样做——双手放在肚脐,顺时针揉着肚子按摩,频率建议每次按摩5-8分钟,每天两到三次就够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便秘。保持愉快:合理安排工作生活,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总之,医院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千万别为不靠谱的“民间偏方”交智商税呀~
浙江在线健康网整合自现代快报、浙江在线、浙大一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
主编:尉洁婷
责编:隋雪
你可能感兴趣
“感冒”三四天,5岁女童竟脑坏死,连爸妈都认不出!这些“夺命”并发症千万警惕!
傻眼!体检结果出来办公室一半人中招!这种致癌物传染性极强,很多人还不知道……7天内2名男子身亡!浙江小伙急送ICU!又是这个“夺命杀手”,临近春节高发!
点击右下角“在看”,推荐给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