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肠癌大便隐血试验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复制链接]

1#

我国是全球大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诊断大肠癌共计万例,而我国就有25.3万例,占比18.6%。目前,大肠癌已经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位。

高危对象

根据《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关于大肠癌筛查的建议里,高危对象是以下7种人:

1、40岁以上有2周肛肠症状:大便习惯、形状、性质改变,腹部固定部位疼痛的人;

2、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患者;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人群;

7、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筛查建议

40岁以上有症状的高危对象,经2周对症治疗没有缓解,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任一指标阳性者,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FOBT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若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消化道出血。

40岁以上无症状的高危对象,宜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检查。若隐血试验阳性,应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但不得超过3年。

20岁以上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家族成员,若家族中先发病例存在明显基因突变,应行基因检测。基因突变为阳性者,应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基因突变为阴性者,则按照40岁以上人群筛查要求进行筛查。

50岁以上无症状者,应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5年接受一次肠镜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

大肠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在从大肠腺瘤向大肠癌发展的过程中,有些癌细胞对人体的伤害,会造成一定量的出血,这种出血并不会像便血一样通过肉眼能够看到,但是通过隐血试验则可以判断。

医学专家通过出血的特性,对大便中的血红蛋白进行监测,可以筛查出消化道中的恶性肿瘤。

目前,大便隐血试验是最常用的筛查手段。

现在,早期结直肠癌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被治愈,中晚期大肠癌也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科学手段,进行控制,达到理想疗效。

因此,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END-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