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注意了,克罗恩病患者大肠癌死亡风险增加7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胃肠食管肿瘤资讯第41期~

本期提要

1.克罗恩病增加结直肠癌死亡风险

2.分子亚型可预测结直肠癌预后

3.化疗早期应答差的可切除食管腺癌患者:替代性新辅助策略改善预后

01克罗恩病增加结直肠癌死亡风险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OlaOlén等的一项基于人群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克罗恩病患者发生和死于结直肠癌(CRC)的风险增加[1,2]。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The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OlaOlén及同事指出,在丹麦-瑞典联合队列的例克罗恩病患者中,有例于48年的研究期间被诊断CRC,有例于大约10年的中位随访期间死于CRC。这些数据表示,-年期间克罗恩病患者的CRC诊断相对风险增加40%,CRC死亡相对风险增加74%。在同期述评中,美国贝勒医学院JasonK.Hou指出,该分析确定了CRC死亡率HR最高的亚组,即40岁之前被诊断患克罗恩病的患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RC死亡绝对风险最高的仍是60岁以上的患者。■研究细节该项基于国家登记数据的队列研究在-年期间,共识别了例克罗恩病患者(丹麦例,瑞典例)和名匹配对照者,总体平均年龄为38岁,女性占55%。随访期间,在克罗恩病患者中诊断出例(0.82/人年)CRC事件,而在对照组中为例(0.64/人年),相应的总体调整后风险比(HR)为1.40;在克罗恩病患者中发生了例(0.47/人年)CRC死亡,而在对照组中为例(0.31/人年),相应的总体调整后HR为1.74(图1)。图1在所有可能的随访时间内(丹麦-年和瑞典-年),克罗恩病患者和来自一般人群匹配参考者结直肠癌死亡率的调整后HRs除年龄较大克罗恩病患者(HR1.13)外,所有年龄组的CRC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其中克罗恩病儿童的风险最高(HR5.90)。与被诊断CRC的对照者相比,被诊断CRC的克罗恩病患者的CRC死亡风险增加(调整肿瘤分期后HR1.42),但是两组CRC诊断时的肿瘤分期没有差异(P=0.27)。此外,对于克罗恩病随访≥8年或被诊断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而有潜在需要接受CRC监测的患者,总体的CRC死亡(HR1.40)或CRC诊断(HR1.12)风险增加。然而,在这些可能需要CRC监测的患者中,仅发现40岁之前被诊断患克罗恩病、结肠炎或PSC患者的风险显著增加。

★小结

研究显示,与一般人群相比,克罗恩病患者的CRC诊断和CRC死亡风险均明显增加;与没有克罗恩病的CRC患者相比,患有克罗恩病的CRC患者的死亡率较高。此外,研究提示,CRC监测或应重点针对40岁之前被诊断患克罗恩病的患者、结肠炎患者以及PSC患者。02分子亚型可预测结直肠癌预后基于7项国际性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根据4种常见肿瘤标志物组合[微卫星不稳定性(MSI)、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KRAS和BRAF突变状态)定义的肿瘤分子亚型,与CRC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相关。这表明,CRC分子亚型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3]。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CRC是一种生物学异质性疾病,其异质性可能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该分析旨在评估单个或4个肿瘤标志物组合与CRC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研究者汇总了7项观察性研究(CPS-II、DACHS、DALS、HPFS、MCCS、NHS和CCFR)例CRC患者的数据。根据肿瘤标志物相关数据,将肿瘤分为5种亚型(表1):

1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CIMP阳性,BRAF突变,无KRAS突变;

2型:微卫星稳定(MSS)/低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ow),CIMP阳性,BRAF突变,无KRAS突变;

3型:MSS/MSI-low,非CIMP,无BRAF突变,KRAS突变;

4型:MSS/MSI-low,非CIMP,无BRAF或KRAS突变;

5型:MSI-H、非CIMP,无BRAF或KRAS突变。

表1根据肿瘤标志物状态对结直肠肿瘤亚型分类结果显示,不论性别、年龄或诊断分期,与4型肿瘤患者相比,2型肿瘤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DSS)较差(HRDSS=1.66);3型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也较差。然而,与无MSI-H肿瘤(4型)患者相比,具有MSI-H肿瘤(即1型和5型)患者的DSS较好(1型HR=0.42,5型HR=0.70,表2)。表2肿瘤标志物特征和CRC疾病特异性死亡率就单个肿瘤标志物而言,MSI与患者DSS和总生存(OS)较好显著相关(HRDSS=0.42,HROS=0.77)。相反,KRAS突变与患者生存较差显著相关(HRDSS=1.24,HROS=1.14)。

★小结

这项针对CRC患者生存的大型汇总分析显示,根据既定肿瘤标志物组合或单个标志物考虑时,患者预后存在显著差异,2型CRC患者的预后最差,尤其是DSS。不论其他肿瘤标志物如何,具有MSI-H的CRC患者预后良好;然而,当与CIMP阳性和BRAF突变状态(即1型CRC)组合时,这种生存优势最为明显。此外,KRAS突变状态与患者生存较差相关,特别是当与MSS/MSI-low状态组合时(即3型CRC)。03化疗早期应答差的可切除食管腺癌患者:替代性新辅助策略改善预后对化疗没有早期代谢反应(earlymetabolicresponse,EMR)的食管/胃-食管连接处腺癌(EAC)患者,生存预后较差,组织学应答率5%。DOCTOR研究显示,替代性新辅助治疗策略(alternativeneoadjuvanttreatmentstrategies)——术前顺铂、氟尿嘧啶和多西他赛联合放疗可改善这些患者的预后[4]。研究结果发表于《AnnalsofOncology》。该项多中心、随机对照、II期试验纳入可切除EAC患者,在顺铂联合氟尿嘧啶(CF)诱导后,于第15天进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评估。对于EMR[从基线到第15天,PE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降低≥35%]患者,接受第二个周期的CF治疗,然后行食管癌切除术。对于无应答者,按1:1随机分配接受2个周期CF+多西他赛(DCF,n=31)或DCF+45Gy放疗(DCFRT,n=35),然后行食管癌切除术。主要终点是食管癌切除术标本的主要组织学应答(残留肿瘤10%)。次要终点是OS、无进展生存(PFS)和局部区域复发(LR)。结果显示,在招募的例患者中,EMR患者的主要组织学应答率为7%(3/45例),接受DCF患者为20%(6/30例),接受DCFRT患者为63%(22/35例)。EMR组、DCF组和DCFRT组患者的3年LR率分别为11%(5/45例)、32%(10/31例)和11%(4/35例),3年PFS率分别为47%、29%和46%,5年OS率分别为53%、31%和46%(图2)。

图2无进展生存(A)和总生存(B)的Kaplan-Meier图

在安全性方面,EMR(CF)、DCF和DCFRT患者的3/4级*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2/45例)、42%(13/31例)、71%(25/35例)。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

★小结

EMR与良好的OS、PFS以及较低的LR相关。对于没有EMR的无应答者,在CF方案添加多西他赛进行新辅助治疗可提高组织学应答率,但OS、PFS和LR情况仍较EMR组差。然而,DCFRT方案可改善组织学应答和PFS/LR结果,且与EMR组相当。可见,基于早期PET/CT结果,可为对化疗没有早期反应的患者“量身定制”替代性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