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肿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说手太阴肺经一 [复制链接]

1#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厥阴肝经于肺内,下接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经脉分布于胸前、上肢内侧前、拇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

穴位介绍

中府

定位:两手叉腰正立,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间隙处即是此穴;或者取仰卧位,自乳头(男子)向外2寸处,再直线向上摸取肋骨,第一肋间隙处即是此穴。

主治:止咳平喘、清泻肺热、补气健脾中府穴为肺脏之气聚积之处,位近肺脏,内通于肺气,故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宣肺平喘之效。又因中府穴与足太阴脾经交会,故还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常用配伍

肺痛:中府、肾俞、合谷。

胸满噎塞:中府、意舍。

两乳肿痛:膻中、中府、少泽、大敦。

喉痹、胸满塞、寒热:中府、阳交。

针灸法

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禁止向内斜刺,以免伤及肺脏。

艾灸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15分钟。

按摩

按摩手法可以运用揉法、擦法、点法、揪法。

云门穴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能作用:宣肺止咳,化痰散结,泻四肢热。此腧穴位于胸部,为肺脏脉气所发之处,内应肺脏。可调畅肺脏气机,调理肺脏功能,故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之功效。此穴可疏调肺经经气,通经活络,故可泻四肢热。

配伍应用

咳逆、喘不得息:云门、人迎、神藏

短气:云门、风门、热府、肺募、巨阙、期门

胸中痛: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

四肢热:云门、髃骨、委中、髓空

肩痛不能举:云门、秉风

胸肌风湿症:云门、中府、天池、支沟、极泉

针刺:

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艾灸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等。

(图/网络文/Vergil运营/BOB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