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肉”部的三个汉字:“肾、肺、脾”。这三个字,都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均收录在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1、肾。读shè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肾,水藏也。从肉,臤声。”形声字。本义是肾。
(肾在人身上的位置)
“腎”字之所以是“臤”声,其实包含有“坚实”的意思,即“臤”的含义。
在中医理论中,人身的五脏与季节、方位、色彩、情绪均有对应关系。其对应关系如图:
(五脏与季节、方位、色彩、情绪的对应关系)
如图所示,肾脏对应的是水、对应的味道是咸,对应的色彩是黑,对应的情绪是恐,对应的季节是冬……实际上,大致了解这个对应关系,对人身体的保养大有助益。
《说文解字》说肾是“水藏也”,其实也来源于《黄帝内经》的这个对应关系。实际上,在现代医学中,肾是人和高等动物的泌尿器官,其实就是主管人体津液的器官。
《广韵·轸韵》:“肾,五藏之一也。”“五脏”指心、肝、碑、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现在我诚心把我的意思告诉你们各位官员。这里,把身边的重要人比作“肾肠”。《礼记·月令》:“其祀行,祭先肾。”这是说五祀冬祀中祭祀行神,祭品中以五脏的“肾脏”为尊。
肾在本义之外,还有其他用法:
(1)坚固。《广雅·释亲》:“肾,坚也。”如上所言,这与肾字的字形相关。
(2)中医称睾丸为肾或外肾。如:肾囊。宋慈《洗冤录·疑难杂说》:“更验肾囊两子。”
肾的小篆写法如图:
(肾的小篆写法)
2、肺。读音有两个:
(一)fèi。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肺,金藏也。从肉,巿(fú)声。”形声字。本义是肺。
(肺的简笔示意图)
如上面肾字所说,在五行中,肺对应的是金,因此,《说文解字》说肺是“金藏也”。关于字形,“肺”的声部,是“巿”,不是“市”。不要写错楷书,也不要篆错篆书。
《诗·大雅·桑柔》:“自在肺肠,俾民卒狂。”坏蛋自有坏肺肠,让那国民都发狂。蔡琰《悲愤诗》:“茕茕对孤景,怛咤靡肝肺。”
本义之外,肺还通“柿”。木屑。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肺,假借为柿。”
《汉书·刘向传》:“臣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王念孙《读书杂志》:“肺附皆谓木皮也。《说文》:朴,木皮也;柿,削木札朴也,作肺者假借字耳……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托于木也。”臣有幸能托身于皇上之亲,确实见到阴阳不调顺,不敢不把听到的通报皇上。托身为皇上之亲,如木屑托身于木。
(木屑)
(二)pèi。用于词组“肺肺”。茂盛貌。《集韵·冭韵》:“肺,茂貌。”《诗·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肺肺。”东城门外的小白杨,树叶真是茂盛啊。
(茂盛的白杨)
肺的小篆写法如图:
(肺的小篆写法)
3、脾。读音有四个:
(一)pí。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脾,土藏也。从肉,卑声。”形声字。本义是脾。
(脾脏在身体里的位置)
如上面“肾”字条所言,脾脏对应五行是“土”,因此,《说文解字》称:“土藏也。”
脾脏在现代医学中,是内分泌腺之一,在胃的左下侧,有制造新血球,破坏老血球,调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作用。
《释名·释形体》:“脾,裨(bì)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脾”这个字的意思,来源于“裨”,即增添,补助之义,它的作用在于帮助运化五谷。
《素问·至真大要论》:“诸湿肿满,毕属于脾。”明代郎瑛《七修类稿·义理类·脾胃视听》:“盖胃受水谷,脾气运动而后腐熟。”其实,现代人很多人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脾脏,减肥,应当在调理脾脏上多下功夫。
本义之外,脾还用作止。《方言》卷十二:“脾,止也。”显然,这是方言用法。
(二)pái。读音出自《集韵》。牛胃。《集韵·佳韵》:“脾,牛百叶。”
(三)bì。读音出自《集韵》。同“髀”。大腿。《集韵·荠韵》:“髀,股也。或作髀。”
(四)pì。读音出自《集韵》。《集韵》:“脾,盛肥也。”
脾的小篆写法如图:
(脾的小篆写法)
(之,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深度好文计划#